一个推介好电影的影评站点
豆瓣/微博 @徐若风
公众号:风影电影

《马戏之王》,歌舞片的又一次卷土重来

2018年院线片短评的第3期,我们邀请到13位影迷聊聊《马戏之王》。这部在国内院线上映的奥斯卡颁奖季歌舞片。


  风影院线团评分标准 

 8-10杰作 7-8佳作  6 - 7 一般    

4 - 6 较差  4 以下极烂



综合评分/6.85分


8.5

9分

电影院出来直接上豆瓣打了五星,然后找原声听。没想太多,就是听得爽,从头到尾都好听!全程过山车般的体验,歌舞不停,真愿意一直在电影院里听下去。

 

自由之翼

8分

狼叔还真是能打也能唱的国宝级歌剧演员。在歌舞类型片越走越偏的当下,《马戏之王》难得的做到了力求回归歌舞片的本质。片中插曲首首都好听,看完有种提前过年的感觉。

 

欢乐分裂

8分

并不抱希望地去看并不十分喜欢的歌舞片,但出乎意料地收获感动和惊喜。歌舞功力实在强大,群舞完美体现场面调度,歌声美妙,以歌舞承载情感转折,较忠实还原歌舞片本质,圆融纯熟的工业化作品。

《This is me》极为感人,“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一群受人冷落嫌弃的畸零人,在黑暗中勇敢走到幕前,向全世界宣告自身的存在,源于物质利益的趋同,在光芒肆意的歌舞中,阶级差异的消融,跨越鸿沟的爱情,重拾初心的勇气,一切都水到渠成。托德·布朗宁1932年的《畸形人》可视作源头,与本片梦幻的糖果色相融,彰显电影之「魔法」,从这点意义来讲,以马戏为载体的歌舞片可算是回归「电影」之初心。

虽是传记片,但并不囿于主角(狼叔的确气场强大,光芒四射),其他几条副线也是颇为感人。 菲利普与安的爱情除了贡献爱情戏份,也有阶级/人种歧视指涉,并直指当时的社会背景,并完成了一个配角在主角影响之下的转变,实现叙事功能。



Zowie

7.5分

歌舞编排很精彩,尤其是马戏团群戏和Zendaya的空中戏十分好看。但情节极其单一模式化,男主角由沉溺于虚荣到醒悟最终回归家庭的转折很草率,无论是火灾救人戏还是和女二号歌唱家的对话都没什么说服力,更不用说女二号本身的角色都没立起来。反而是男主角身后那群出身边缘、肤色形态各异的表演者们最出彩最令人动容,他们才是真正的马戏之王吧。

 

徐若风

7.5分

狼叔似乎坐实了我们这个歌舞式微时代的歌舞王位置,因为他接连出演了十年来对歌舞类型利用得最好的歌剧歌舞片(《悲惨世界》)和后台歌舞片(《马戏之王》怎么也>《九》,而《爱乐之城》则显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故事虽东拼西凑,但都能在影史里找到根,毕竟它的作用就是引出每段赏心悦目的歌舞。实际上,后台歌舞类型的诞生之初,就是将这些凑在一起,从《百老汇的旋律》(1929)到《马戏王之王》(1952)再到《马戏之王》(2017)。

所以,其实懒得老在这块找点做严苛的批判,什么剧作不深刻、不圆融或只是个虚无的造梦机之类的,因为某种程度来说,这在最传统的后台歌舞片里难以避免,除开最好的、顶级的那些——但谁看如今的商业片会把门槛拉到顶级?更何况甚至有些最好的也难以免俗,《爵士歌王》《雨中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这些顶级后台歌舞片如果单拎文本分析都会存在满目的问题。

所以,我看这类片子一贯都是:只要这一切能被当成过场进行下去,就乐意于给个及格分。

毕竟,固守歌舞类型本身虽是缺乏进步空间的,但这也绝非错事,就像很多真正怀恋老派歌舞类型的反而还不乐意于见到戏仿的介入(诸如《爱乐之城》)——这只是时代风向和个人趣味的差异而已,脱离了“类型谈”的评议,某种意义上对作品是无用的。

 

晚不安

7.5分

一部不为观众设障的视听盛宴,近几年歌舞片类型化程度最好的作品。正是这种商业佳作提醒着人们去电影院观影的意义。每个工业环节都无懈可击,充分显示了电影语言的强大威力。叙事重心放在认同感上,好莱坞普适的成长主题最容易激起共鸣。沉浸于行云流水的场面调度和直击人心的歌曲,但作为传记来看人物塑造略显扁平。



Payphone

7分
开场的音乐、灯光和调度就迅速把观众吸引住了,歌舞非常抢眼。文本很简单,什么问题唱个歌就没了。就本质来说,还是完成了电影造梦的任务,在电影院里享受时光。

 

渡口无边

7分

从编排、调度还有表演来看,是非常纯熟正统的歌舞秀。基调本身趋于童话,故事也是老生常谈的阶级、弱势群体的话题,男主从底层窜至上流社会因利益驱使又迷失方向。

问题在于转折部分的想当然还有剧力的分散,也有一些安排得过于用力而交代不足的部分:比如马戏团场外拆台的观众。但从童话角度看,倒不认为有必要去吹毛求疵太多细节。

这个故事尤让我想起《浮夸》的歌词:「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世上還讚頌沉默嗎?不夠爆炸,怎麼有話題讓我夸,做大娛樂家。」

 

北投少年他

7分

剧情和主题虽然俗套,但歌舞部分非常精彩,开场即震撼,充满激情。歌首首好听,舞台动作设计也足够漂亮,加分不少。休叔功底深厚,演这个角色再合适不过。

 


小宇

5.5分

主要就是听听歌,看看舞,看看精彩的杂耍表演,看看扎克·埃夫隆美颜也可以。其他就不要深究,更别当励志或传记电影去看,会非常失望的。几处无缝衔接场景还不错,感谢钱爸爸给了这么多财力。

 

第七大陆

5.5分

造梦最后变为“做”梦,粗暴直接的将一大堆想讲的东西扔到你面前:或明或暗的仇富心理、明确的贵族平民壁垒、边缘人的生存状态,把表面涂上一层歌舞蜜糖。却连着粗暴的洗白(火场救人和海边情话),贯穿始终的马戏之王奋斗者,他最根本的想法是获得上流阶级的承认并融入,这与全片的努力和关爱主题相去甚远……当歌舞也成为直接粗暴的剧情推进,也就变成好听大于好看了。

 

寒枝雀静

4.5分 

原型固然有历史背景,但我依然看不出这次当代解读除歌舞表演还有什么超越性。歌舞甩拉拉蓝多少,后者歌舞的文本效用就甩这部多少。艺术与营销的“虚假”、艺术评价与阶级俯视的“苛刻”,两个概念的偷换着实鸡贼,最终两个假概念合而为一。

马戏团不像自我追寻与实现的舞台,更像是自我规训的监狱。最后一句话出现,虚假成了真虚假,不再与真实联动,世界依然原样。假如说大多数好莱坞假大空样板戏能够在保守的追梦叙事里自圆其说,这部便是想说的太多最终却圆不回去。

 

OreoOlymLee

4分

歌舞和杂耍是否可以混为一谈?一开始以为所有人都只是冒着天真可爱的傻气,到头来发现所有矛盾和人物性格转变都在欢快的歌声中烟消云散,徒留一票面目模糊的奇异人。他们所建立起自认为自我价值得到提升的马戏团,实际上和瑞典夜莺的歌声、片中似真似幻的滤镜一样,再虚假不过了。


评论 ( 2 )
热度 ( 18 )

© 徐若风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