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推介好电影的影评站点
豆瓣/微博 @徐若风
公众号:风影电影

金棕榈神作《寄生虫》,让人看得宛如乘过山车

罕见的是,《寄生虫》这部新鲜出炉的金棕榈获奖片,并不是让人昏昏欲睡的严肃艺术电影,相反是一部充满商业娱乐色彩的类型片。作为韩国电影在戛纳上获得的首个金棕榈,这不仅是对导演奉俊昊的充分肯定,也意味着戛纳对类型片的开怀接纳。

这种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在表达严肃深刻的话题果然有其尖锐及独到之处,能让观众对社会热点和复杂的政治问题有直接清晰的认知了解,同时兼具推动社会政治变革的作用,这在近20年来不断发展的韩国电影里似乎俨然成为了一种优良的传统。

在今年戛纳首映礼上,导演奉俊昊特地发布了一则声明,希望看完影片的观众不要对影片做过多剧透,以免影响其他尚未观看的观众。

为了尊重导演,这篇影评里面我也会小心翼翼处理,尽量不透露电影的关键剧情。奉俊昊在2009年拍完《母亲》之后便前往好莱坞发展,先后拍摄了《雪国列车》和《玉子》。两部作品都属于跨国大制作,但是口碑却未如人意,相信是资本和文化因素影响了导演发挥在韩国时期早已确立的个人风格。

这部十年后重回韩国拍摄的《寄生虫》要比《玉子》好了太多。事实证明,韩国本土的现实环境和题材绝对有助于奉俊昊重返其创作巅峰。这部新片依然是导演一贯的类型片外壳包裹着严肃的社会问题探讨,在欣赏的时候,不免会联想起他的《杀人回忆》、《汉江怪物》等等经典。

这个讲述上流社会与下层佣人的故事在韩国电影里算是一个常见的类型题材,之前由全度妍出演的《下女》也曾入围过戛纳竞赛。影片贫富阶级分化的主题跟去年李沧东的《燃烧》有类似之处,不过表现手段更为通俗易懂。

影片前半段的情节刻画出生活在半地下室的一家四口,他们依靠小聪明和不光彩的手段骗得上流家族的信任,成为他们的帮佣。如果说前半段插科打诨的套路情节愈发让你感到无聊的话,那么后半段反转不断的剧情足以让人在大呼意外之中惊掉下巴。这个极其严峻的社会问题突破了类型情节的桎梏,以无比尖锐的姿态与导演拿手的惊悚悬疑感彼此缠绕,不断衍生出沉重无解的悲剧氛围。

奉俊昊这回使出的看家本领可谓招招厉害,用构图和摄影机移动清楚交待出两个阶层的身份地位差异,再透过精心设计的室内场面调度,将这个富豪别墅建构成一个极具隐喻性的寄生环境,适合下层人士的繁衍生息。导演还跟观众玩起猫鼠游戏,轻而易举地把玩着观众的情绪与心境。先给你一点轻松幽默的套路,然后是一抹黑暗惊悚的悬疑,最后在血腥残忍和讽刺性十足的高潮里把观众的心情一把拉回到沉重的现实环境里,这个高潮场景既夸张过火也在情理之中。

貌似和平相处的两个阶级原来一直存在着心照不宣的芥蒂,不论是上流人对下层的嫌弃,还是下层人对上流人的愤恨,导演都在细节铺垫里下足了工夫,用漫不经心的刻画一步步地吐露最终悲剧的导火线。可惜是结尾部分处理有点弱,采用巧合的手法重回到类型片的轨道上,在感性动情的落幕处平添几分牵强的点题。

以导演的想象力,这个主题完全可以颠覆原有的类型片格局,可以有更利索的收尾方向,不至于落入现在这个不得已的折衷。

透过这场乘坐过山车似的观影体验,奉俊昊将韩国当前贫富阶级差异衍生的社会问题用生动的类型情节展现给观众。令我印象深刻是深夜大雨的那场戏,父亲带着子女逃回家中的情节,无论从影像上还是隐喻的层面上,可谓传神地表达出影片名字的意思。这部影片和去年的金棕榈作品《小偷家族》一样,均有着鲜明的作者化表达,不留情面地揭示出社会问题的严峻性,同时以悲剧的结局留给观众深刻的反思空间。

文/geoffrey


评论
热度 ( 22 )

© 徐若风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