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推介好电影的影评站点
豆瓣/微博 @徐若风
公众号:风影电影

在艺术史论文科生眼中,《火星救援》究竟怎么样?

据说最近很时尚的事情是去火星上种土豆等别人来救,连着三年了,你还对太空电影充满热情吗?

今天,我想大家从一位我的艺术史论学长陆天嘉同学的眼中,来看待这部电影。


如果没有前年的《地心引力》、去年的《星际穿越》,或说它们和《火星救援》同一年上映,那《火星救援》绝对是最惊艳的。

但所有如果都不成立,《地心引力》或许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它开启了电影对太空探索的新一页,而《火星救援》并没有突破《地心引力》探索的疆域。

《地心引力》开启这三年的太空电影的新篇章

《星际穿越》靠感情牌在内地大获成功

《火星救援》新鲜上映,首日票房5000万+


今年刚曝出《火星救援》的上映计划时,我便开始对它期待起来,原因有二:一,火星题材很时尚,可以拍得比《地心引力》丰富,比《星际穿越》扎实;二,导演是雷德里·斯科特。然而雷导已经不如以前那样是个探索者,更像怀念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人。这点很明显的体现在马特·达蒙成了雷德利·斯科特的音乐播放器,扮演起《银护》里的星爵,被一群老歌包围着。



《火星救援》里看不到丁点《异形》、《银翼杀手》等雷导早期电影中的探索精神,而像《地心引力》、《星际穿越》借着一堆科学原理或有着科学原理的按钮支撑所有幻想。如果说《地心引力》、《星际穿越》在支撑幻想时小心翼翼,生怕身体四分五裂,那么《火星救援》则在支撑的同时不忘跳迪斯科。

这或许是《火星救援》最大的亮点。它不需要类似电影中目的明确的音乐,它只需要一首迪斯科,其它交给马特·达蒙就可以了。



片中大部分是马特·达蒙直接对着镜头独白,但影片聪明地加入了摄像头,为独白镜头加上了边框和边框上各类变动的指数。火星基地因为充满摄像头,使得独白随时可以进行。这种“真人秀”的感觉,让观众产生两种错觉:1.认为自己成了马特·达蒙最信任的最亲近的人;2.观众和NASA一起目击了一切事件的发生。


导演希望达到的现实感,通过大量对着镜头独白的段落变得自然、可信。可以说,全片是由独白将火星上一切活动串联,而第一人称视角是最具说服力的,于是类“真人秀”的拍摄则给了马特·达蒙最大的发挥空间。而另一种后果则残酷得多。

看完全片,说实话,并没有收获很多惊喜,后来我想通了为什么。电影还没上映就有一种说法:“火星版鲁滨孙漂流记”,可能它们只是在人物、故事上很接近。

我则以为如果把贝尔和他的拍摄团队扔到火星上,带来的或许就是这样的视觉感受。《火星救援》的主题不在“救援”,而在“生存”。同样是对着观众说话,同样是讲“生存”,不得不让人想到《荒野求生》的故事内核。此外,我不得不再说一点,如果不说该故事发生在火星,而说在其它某个星球,整个故事也完全成立。作为观众,我完全体会不到电影中火星的温度。


《火星救援》是部不错的电影,但连着三年上映太空题材的科幻电影,让人实在疲惫,也会不自觉地挑剔起来。一旦想到20世纪初(1902年梅里埃导演的《月球旅行记》起),到本世纪初的这些科幻片,就不得不质疑起近年来这些导演的想象力。


评论 ( 3 )
热度 ( 14 )

© 徐若风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