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推介好电影的影评站点
豆瓣/微博 @徐若风
公众号:风影电影

《黄金时代》和萧红


许鞍华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代明显是落寞的。电影对观众的要求是高的,很多人不熟悉萧红,不知道那个时代究竟是不是黄金时代。

我们一群人在电影院,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看着萧红起起伏伏的一生,但是耳边充斥着的是笑声。
其实我们是该感到难过的,文学是精神的奢侈品,而在我们这个追求物质的时代,已经没有多少会为了电影里那些因为文学而走到一起的,冲破世俗,与时代有着同感共振的文人而感动。我们无法改变过去的时代,但我们始终要在如今的时代里,通过过去的时代来审视自己,这种审视决定我们将是怎样的时代。
导演态度的诚惶诚恐确实让这部电影绽放出了不一样的光彩。她对女性的理解冲破很多人的意识,她是怜惜萧红的,这里头她们之间的惺惺相惜。而她也有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她最终萧红身上的对或者错,她贴近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物,拍出了他们的爱与痛,局限与可能。

她选择了萧红,选择了这样一个时代,不得不说许鞍华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为了文化而文艺的人。
中国的30年代,是一个文化繁荣的年代,那个时期中国的思想终于从过去的枷锁中放开出来,没了闸门的洪水,一泻便是千里。而萧红只是这个时代里一颗尘埃,从南到北,她挣扎过,绝望过,最后死去。她说:“我算什么呢?屈辱算什么呢?灾难算什么呢?甚至死算什么呢”透过这颗尘埃,你可以触摸到一个中国,触摸的无数文人跳动的,热血沸腾的心脏。
萧红一生都是痛苦的,身体的痛苦,心灵的痛苦,因为她的痛苦她渴望萧军端木带给她快乐,但是痛苦只能更痛苦。但是她的痛苦造就了她的才华。练成了一颗粗糙的金子。黄金时代于她来说究竟是什么呢。真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是具有反讽意义的。一个处在任人宰割境地的国家有什么黄金可言。一个已经残破不堪,遭受痛苦的女人有什么黄金可言。

做萧军的情人太痛苦,所以她在这些痛苦藏到了她的文字里。她想找个地方好好写作,她希望得到人的爱护,就像是小时候的祖父那样。但并不改她天真,对钱,对身体,对生命都不算计,以至于把自己逼到了贫困病弱早逝的境地。她的孤苦是她自己造成的,也是时代造成的。她不像张爱玲,可以融入世俗的尘埃,她也不像丁玲这样独立坚定。萧红是一个极其复杂有矛盾的人,你从她的文字里爱上她,从她的生平里同情她。
    

    

评论 ( 2 )
热度 ( 41 )

© 徐若风 | Powered by LOFTER